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天然草地、恢复草地和人工燕麦3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植被生物量与土壤氮矿化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地上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恢复草地>燕麦>天然草地,分别为424.02,381.72和307.26 g/m2,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 cm 土层,为天然草地>恢复草地>燕麦,总生物量地下地上比的大小也是天然草地>恢复草地>燕麦;植物种类及扰动大小是3种草地利用方式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随草地利用方式变化,植被构成、生物量发生变化,土壤氮素矿化作用也随之改变。3种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大小为恢复草地>天然草地>燕麦。土壤氮矿化以硝化作用为主,硝态氮是形成生物量的有效氮素。天然草地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与其土壤净硝化速率最高有关,燕麦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为负值,为植物生长提供的氮素较少,使其生物量最小。
推荐文章
高寒草甸退化对祁连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草地退化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
氮矿化速率
土壤酶
冗余分析
不同强度牦牛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青藏高原
放牧强度
土壤理化性质
地上生物量
沙化和人工植被重建对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沙化
植被重建
草地沙化
土壤细菌
高寒草地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
高山草甸土
高寒草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草原与草坪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量 氮矿化 高寒草地 利用方式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 研 究 报 告 ?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12
字数 4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克龙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91 1005 16.0 28.0
2 王记明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7 65 3.0 7.0
3 曹生奎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30 346 10.0 17.0
4 程雷星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8 57 3.0 7.0
5 罗彩云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4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6)
共引文献  (828)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19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量
氮矿化
高寒草地
利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原与草坪
双月刊
1009-5500
62-1156/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54-1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