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设计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取用、转运及注射防护装置,降低核医学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方法:选择钨合金作为防护材料,设计为便携式可分段拆卸的全封闭式注射器(2 ml)防护装置,并增加其他相关配套装置,测量对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444 MBq(0.5~2 ml)的防护效能。结果:全封闭注射防护装置针筒防护套正面有效屏蔽为35 mm Pb。配套转运铅提盒有效屏蔽为10 mm Pb。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FDG封闭注射防护装置注射器针筒防护套正面30 cm处剂量率为1.5μSv/h;在距离注射器针筒防护套后部位置30 cm处剂量率为0.4μSv/h。设计参数和辐射防护数据达到预期的职业外照射控制目标。结论: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核医学工作者职业照射剂量,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PET/CT中心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人员的放射防护
PET/CT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回旋加速器
放射防护
国内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展现状简介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发射断层
PET显像剂
质量控制
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的建设之三——放射防护
正电子药物
回旋加速器
放射防护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便携式防护仪 正电子显像剂 放射性药物 钨合金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45
字数 28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14.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49 148 8.0 10.0
2 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9 26 2.0 4.0
3 巴建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6 14 2.0 3.0
4 田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3 2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便携式防护仪
正电子显像剂
放射性药物
钨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装备
月刊
1672-8270
11-5211/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80-373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