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 DDD 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 =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 AF 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 RVA 组新发 AF 患者比例高于 RVS 组(23.40%对16.43%,P =0.03)。术后3年,与 RVA 组相比,RVS 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 <0.05)。结论:对于 DDD 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 RVA 起搏相比,RVS 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 AF 的发生。
推荐文章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随诊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心尖部起搏
间隔部起搏
QRS波时限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起搏方式对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心功能及心房颤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室间隔起搏 心尖部起搏 心律失常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9-4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14.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晓东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0 47 4.0 5.0
2 范韬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21 41 3.0 5.0
3 金骁琦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21 34 3.0 4.0
4 周建龙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6 36 3.0 5.0
5 陆敏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 9 2.0 3.0
6 朱宗成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5 34 3.0 4.0
7 朱天哲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间隔起搏
心尖部起搏
心律失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