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曹禺的剧作《雷雨》情节激荡、扣人心弦,俄狄浦斯情结贯穿于戏剧始终.淫乱背后的的“罪”更值得反思.释放欲望未必能达致自由,反而是陷入奴役的开端.借着“教堂医院”“修女”“圣乐”这些“意象”的引入,《雷雨》畏现了在特定“禁忌”中人类情爱在信仰范式转换中得到救赎的可能性.特定时代的曹禺“偶尔”成为了中国的莎士比亚.
推荐文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
精神分析
神经症性障碍
压抑
《爱德华大夫》的精神分析解读
释梦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梦的解析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抑郁症
短程精神分析
心理治疗
抑郁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类情爱如何救赎?——以戏剧《雷雨》的精神分析为例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论坛 学科
关键词 《雷雨》 浦斯情结 信仰范式 比较文学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学科新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阳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雨》
浦斯情结
信仰范式
比较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论坛
双月刊
1008-2026
13-1229/C
16开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18-8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93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7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