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情志医学强调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相契合.临床中通常将情志取类比象为“树状”结构,以树干(脏腑气血)为基础,而又不断分枝生长,可概括为阴阳两类,其中偏阳者情志亢奋,偏阴者情志退缩,越往远端,情志表现越复杂、越剧烈,可表现为“多情”的错综交叉.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虽主治妇人脏躁,但在临床中治疗郁证、脏躁、瘿病、不寐、癫、狂、痫等亦可收到较好疗效.中医的“情志树”理论正是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用甘麦大枣汤补养心脾之虚,缓和肝苦之急,而达到调整心、肝、脾,稳定心神及脏腑气血的作用.
推荐文章
百合地黄合甘麦大枣汤治情志病一案浅析
百合地黄汤
甘麦大枣汤
抑郁
恐惧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情志干预研究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中医情志干预
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理论源流初探
先秦文化
情志病证
理论源流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稳定期病人的影响
心肌梗死
稳定期
中医护理
情志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探讨甘麦大枣汤对情志病的干预作用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情志 情志病 甘麦大枣汤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6.6
字数 4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4.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裕民 358 1474 20.0 32.0
2 倪红梅 83 796 18.0 26.0
3 郭盈盈 14 88 5.0 9.0
4 徐铭悦 10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43)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志
情志病
甘麦大枣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