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监测组(C组)和 PiCCO监测组(P组),每组25例。C组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桡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按照早期目标指导性方案(EGDT)管理血流动力学并进行治疗;P组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并经股动脉放置 PiCCO 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按照 EGDT 管理血流动力学并进行治疗,应用PiCCO监测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及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使用。观察2组患者治疗6 h时EGDT达标率及复苏后相关参数[血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CVP、MAP及尿量]的变化,6、24和48 h液体正平衡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P组治疗6 h时 EGDT达标率及 ScvO2升高,血乳酸水平降低,6、24 h液体正平衡量升高,多巴酚丁胺用量增加,多巴胺用量减少(均P<0.05)。治疗48 h时2组液体正平衡量、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CVP、MAP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PiCCO技术监测指导下,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实施早期目标指导性方案治疗,早期液体复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而不是仅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升高血压。
推荐文章
PICCO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脓毒性
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控制中的应用
PICCO
脓毒性休克
容量控制
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休克,脓毒性
老年人
每搏量变异度
复苏术
小儿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脓毒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
心功能
死亡率
预测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脓毒性休克 早期目标指导性方案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1.9
字数 32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8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脓毒性休克
早期目标指导性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