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风电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2012年累计装机容量已达7532× 104kW,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然而跟随式发展思维导致风电开发应用模式单一,加之我国电源结构中适合调峰的灵活电源比重小,导致难以并网的风电数量逐年增加,限电“弃风”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跟随式发展思维的束缚,通过风电发展模式多元化,有效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实现风电发展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统一”.“非并网风电”理论突破传统观念,研究风电在不上网情况下如何高效、低成本开发利用,目前已在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某些高耗能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进入科技创新的中后期.由于单台兆瓦级风机造价都在数百万元以上,建设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投入巨大,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多措并举:以政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打造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应用产业化联盟;转变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思维模式,将财政补贴重心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鼓励高效、低成本、大规模直接消纳风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应用非并网风电的行业准入门槛.
推荐文章
风电并网价值分析
风电
优化调度模型
机组类型
影响因素
非并网风电对超大规模风电利用的战略意义和路径
大规模风电
非并网风电
高载能产业
关于风电并网的功率补偿问题探讨
风电
氢能
功率补偿
并网发电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非并网风电开发与发展建议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非并网风电 装机容量 跟随式发展 灵活电源 限电“弃风” 高耗能产业 直接消纳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替代能源与新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军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8 18 3.0 4.0
5 顾为东 41 27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并网风电
装机容量
跟随式发展
灵活电源
限电“弃风”
高耗能产业
直接消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