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推天道以明人道”是道家哲学展开的基本思路.就老庄道家哲学而言,基于“道常无为”这一“天道”原则,其“人道”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广义上的“人-物”关系,并聚焦于两个方面,即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人与功名利禄的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两种基本的“人道”主张:其一,“无为”而“利物”;其二,“无己”而“胜物”.在老子哲学中,“无为”而“利物”是其“人道”思想的立足点;在庄子哲学中,这一思想也得到多方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为“无己”而“胜物”的根本“人道”诉求.从当代视域来看,道家“人道”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智慧启示.
推荐文章
刑罚人道主义再思考——以轻刑化为视角
人道主义
刑罚人道主义
轻刑化
老庄与意境之渊源
言意
意象
意境
象罔
翻译研究的修辞哲学视角
翻译研究
西方修辞学
修辞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道”何以可能——以老庄哲学为视角
来源期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家 老庄哲学 “人道”思想 “无为”而“利物” “无己”而“胜物”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B82-09
字数 7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光辉 合肥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7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家
老庄哲学
“人道”思想
“无为”而“利物”
“无己”而“胜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2273
34-1303/G4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莲花路1688号
26-5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07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