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缓脉”及其兼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辨析,指出缓脉一脉被赋予多种含义并见于不同疾病的认识,存在概念和逻辑上的混淆.为规范认识,建议将缓脉不同含义剥离,如其“不快不慢,从容和缓”之常脉的含义,不再用缓脉命名;其中“慢”的含义,可并入迟脉,称为迟脉或迟缓脉;其中松弛、懈怠之意,可用松脉代替.
推荐文章
《金匮要略》脉论
张仲景
《金匮要略》
主病
主脉
病机
治疗
预后
趺阳脉
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高频药物的运用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解表药
清热药
补虚药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金匮要略》“缓脉”及兼脉辨解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脉象 缓脉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2.19
字数 38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4.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186 2979 30.0 46.0
2 薛晓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87 835 17.0 26.0
3 陈丽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各家教研室 22 42 4.0 5.0
4 于晓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8 54 5.0 7.0
5 葛舰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8 38 4.0 6.0
6 赵绂诚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象
缓脉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