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微型凹腔燃烧器内 H2/Air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且通过实验对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未燃燃料量随着进气速度的增大而增多.模拟结果显示:通道间距为1.0,0.8和0.6mm时的火焰吹裂极限分别为26,33和16 m/s ,呈现出非单调的变化趋势.从流动、传热与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机理分析.当通道间距从1.0mm减小到0.8mm时,凹腔下游的反应区还没有被凹腔出口处的高速气流吹灭,而上下边界层的汇合点向上游移动.这样,凹腔内未能消耗的燃料有充足的时间在下游高温区内被转换,从而增大了吹裂极限;当间距进一步减小到0.6 mm时,虽然上下边界层的汇合点进一步提前,但是由于凹腔出口处的流速过大,下游壁面附近的反应区被吹.这使得下游温度水平较低,凹腔内未能消耗的燃料在通道下游也得不到转换,导致通道间距为0.6 mm时的火焰吹裂极限急剧下降.
推荐文章
微小型凹腔燃烧器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特性
微通道
甲烷
凹腔
火焰稳定性
吹出极限
流场
数值模拟
凹腔火焰稳定器布置方式对超声速燃烧点火的影响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
点火
燃烧室构型
凹腔火焰稳定器
固体材料对微型钝体燃烧器吹熄极限的影响
微尺度
吹熄极限
固体材料
流场
传热
数值模拟
多通道燃烧器的使用方法
多通道
燃烧器
特点
使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道间距对微凹腔燃烧器火焰吹裂极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燃烧 凹腔 火焰吹裂 反应区 边界层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与能源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5/j.hust.1408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伟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42 2744 26.0 36.0
2 范爱武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6 439 11.0 20.0
3 刘毅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75 405 12.0 16.0
4 万建龙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7 4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燃烧
凹腔
火焰吹裂
反应区
边界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