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炭自燃高温点的检测与判定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基础工作,也是矿井防灭火方案制定的前提。利用红外热像仪测试煤巷壁面煤体温度场分布,排查全断面高温点,找出近巷煤体高温点;依据巷道壁面与巷道风流的温度差,确定煤巷高温区域。探测显示,煤巷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带附近,由此可知巷道煤体破碎、漏风是导致煤炭自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向高温区域打钻压注 MEA(一种商业高分子材料)封堵剂的治理措施,使得高温区域钻孔内 CO 浓度从100~160 ppm(0.0045~0.0071 mol/m3)降至10 ppm(0.00045 mol/m3),有效地降低了煤巷温度,为矿井防灭火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煤巷近距离高温点位置的红外探测技术
煤巷
近距离
红外探测
辐射强度
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与探讨
红外线
红外探测技术
传播介质
红外辐射
车轮高温对红外轴温探测影响的试验研究
红外轴温探测
波形
车轮
高温
列车制动
厚煤层综放双巷工作面巷间煤柱尺寸研究
巷间煤柱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双巷布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巷煤体高温区域红外成像探测与分析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炭自燃 高温探测 红外热成像 MEA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物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2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4.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汝祥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66 610 12.0 22.0
5 陈凯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27 54 5.0 6.0
6 陶远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7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炭自燃
高温探测
红外热成像
ME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