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南亚热带中幼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森林生态系统各个层次进行取样调查,采用12个样地实测数据和已有生物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乔木层生物量,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采用全部收获法测得其生物量,对土壤层的调查采用剖面法加土钻法,代表性样品碳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水合加热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幼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树种树根、树杆、树枝和树叶碳含量均值分别为45.07%、46.73%、46.30%和47.72%。植物碳含量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乔木碳储量占植被总碳储量比例介于63.38%~94.08%之间,灌木碳储量所占比例介于3.55%~12.67%之间,而草本碳储量仅介于为1.28%~23.95%之间,不同林龄段乔木和灌木碳储量均值随林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草本碳储量呈下降趋势。土壤碳储量介于106.73~136.61 t·hm-2之间,土壤碳储量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针阔混交林总碳储量介于134.79~162.60 t·hm-2之间,分配格局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储量所占总碳储量比例范围为78.34%~94.45%,植被层所占比例介于4.84%~20.16%之间,凋落物层仅介于0.71%~1.50%之间,中幼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主要以土壤固碳为主。研究结果为树种选择、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以及人工碳汇林的经营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推荐文章
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碳氮储量
幼龄林
固氮树种
人工林经营
南亚热带
南亚热带杉木林皆伐迹地幼龄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碳储量
针阔混交林
幼龄林
径级
林分改造
南亚热带中幼龄针阔混交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南亚热带
针阔混交林
叶片
凋落物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南亚热带3种阔叶树种人工幼龄纯林及其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格木
红锥
米老排
人工幼林
造林模式
碳贮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亚热带中幼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碳储量 分配格局 南亚热带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8-5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5
字数 57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丹 23 138 7.0 11.0
2 陈伟光 17 50 4.0 7.0
3 周丽 4 35 2.0 4.0
4 张卫强 40 390 12.0 19.0
5 唐洪辉 43 169 9.0 12.0
6 盘李军 10 35 2.0 5.0
7 苏木荣 6 12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5)
共引文献  (105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3)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阔混交林
碳储量
分配格局
南亚热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