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如何通过优化造林模式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已受到广泛关注.以南亚热带8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ordii纯林(PE)、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纯林(PC)、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纯林(PM)及格木×红锥×米老排混交林(MECM)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格木、红锥和米老排不同器官平均碳含量分别为512.4-561.7 g/kg,474.2-553.4 g/kg和512.8-556.3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器官碳含量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格木(539.3 g/kg)>米老排(532.7 g/kg)>红锥(515.3 g/kg).不同林分间,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混交林(MECM)居次,红锥纯林和格木纯林最低;不同林分之间的土壤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0-10cm,10-30cm,30-50cm和50-100cm土壤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红锥纯林居次,格木纯林和混交林(MECM)土壤碳含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小顺序为米老排(308.0 t/hm2)>混交林(182.8 t/hm2)>红锥纯林(180.2 t/hm2)>格木纯林(135.2 t/hm2),相同组分不同林分间以及相同林分的不同组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混交林与红锥纯林间碳贮量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有显著影响,营建混交林有利于红锥和格木地上碳的累积,不利于土壤碳的固定,而营建纯林既有利于米老排生物量碳的吸收,也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定.因而,对碳汇林造林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树种固碳特性而定.
推荐文章
南亚热带红锥、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南亚热带
红锥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碳贮量
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碳氮储量
幼龄林
固氮树种
人工林经营
南亚热带
西南桦纯林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西南桦
红椎
碳素密度
碳贮量
碳素年净固定量
人工林业
南亚热带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米老排人工林
碳浓度
碳贮量
碳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亚热带3种阔叶树种人工幼龄纯林及其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格木 红锥 米老排 人工幼林 造林模式 碳贮量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81816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7)
共引文献  (506)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0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格木
红锥
米老排
人工幼林
造林模式
碳贮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