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沙冬青总生物碱对MDBK细胞的4种作用方式,观察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引起的细胞毒性效应,并通过MTT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病毒抑制率、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等,以检测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BPIV3的活性.结果显示,沙冬青总生物碱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31 mg/mL,TC5o =2.19 mg/mL,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o)=10-7.733/0.1 mL.采用直接作用方式给药时IC50=0.25 mg/mL,最高病毒抑制率为66.15%,TI为8.76.采用抑制作用方式给药时IC50=0.203 mg/mL,最高病毒抑制率为52.91%,TI为10.79.采用阻断作用方式给药时IC50=0.16 mg/mL,最高病毒抑制率为63.38%,TI为13.69.综合作用方式给药时IC50=0.085 rmg/mL,最高病毒抑制率为86.49%,TI为25.76.结果表明,沙冬青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作用.
推荐文章
牛副流感病毒3型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检测
研究进展
板蓝根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病毒药理作用研究
中药化学
总生物碱
工艺条件
大孔树脂吸附
抗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沙冬青总生物碱 抗病毒作用 牛副流感病毒3型 体外试验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59.79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梅 50 169 8.0 10.0
2 贾宁 76 366 10.0 15.0
3 宁明刚 5 23 3.0 4.0
4 梁峰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冬青总生物碱
抗病毒作用
牛副流感病毒3型
体外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