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游离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Lifeact多肽(Lifeact-GFP)的转基因虫株,在不影响恶性疟原虫actin动态平衡的前提下特异标识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为研究F-actin在恶性疟原虫中的特性及其对毒力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构建重组转染质粒Lifeact-GFP/pLN,经电转化方法将质粒转入恶性疟原虫3D7标准虫株中,BSD药物筛选获得携带游离Lifeact-GFP/pLN质粒的转基因虫株,并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活细胞荧光检测,证实Lifeact-GFP融合基因的细胞内表达,以期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检测Lifeact与恶性疟原虫F-actin的相互作用.结果 成功获得了恶性疟原虫Lifeact-GFP转基因虫株,并通过Westem Blot和荧光检测证实Lifeact-GFP成功获得表达;但是,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初步显示,Lifeact不能直接结合恶性疟原虫F-actin.结论 虽然Lifeact多肽能在酵母等细胞中特异结合F-actin,但是不能直接识别恶性疟原虫F-actin.
推荐文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的研究
恶性疟原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酚氯仿法
用乳酸脱氢酶为靶分子的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乳酸脱氢酶
单克隆抗体
免疫胶体金层析
复合PCR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应用研究
复合PCR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基因诊断
宿主细胞F-actin聚集在顶复门原虫入侵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顶复门原虫
宿主细胞
F-actin聚集
入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Lifeact法检测恶性疟原虫F-actin的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纤维状肌动蛋白 免疫共沉淀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分类号 R382.3+1
字数 42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92.2014.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青锋 同济大学医学院 10 28 4.0 4.0
2 潘卫庆 同济大学医学院 17 52 5.0 6.0
3 王卫峰 同济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疟原虫
纤维状肌动蛋白
免疫共沉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