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矿产开采过程中,大规模不合理的矿渣堆弃以及高强度降雨等所引发的矿渣碎屑流,对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由于矿渣堆普遍沿沟谷呈串珠状分布,若下级渣堆受到上级矿渣碎屑流的冲击、加载作用,其失稳起动概率及渣流量将明显增加,这种空间逐级影响所表现出的灾害链效应是矿渣碎屑流灾害作用的重要特征。以小秦岭乱石沟为例,在对研究区内矿渣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首先以矿渣堆高度、坡度、方量、是否堆载振动、底床坡度以及降雨汇流累积量6项指标对矿渣堆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其次,采用UBCDFLOW方法,考虑碎屑流的路径宽度、平均坡角及流动类型,估算碎屑流的滑移距离。最后,在此基础上从风险评价与预测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矿渣堆碎屑流的链状逐级影响,以及下级渣堆位于上级渣堆碎屑流冲击范围内的相对位置,得到灾害链效应下的矿渣堆危险性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灾害链效应后,乱石沟内受碎屑流影响的矿渣堆的破坏概率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也为矿山沟谷流域矿渣堆灾害的风险评价及防治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灾害链效应的小秦岭乱石沟矿山泥石流风险评价
矿山泥石流
灾害链效应
易损性评价
风险评价
小流域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
地震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法
GIS
基于模糊数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
模糊数学
评价
危险性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探讨
GIS技术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灾害链效应的小秦岭乱石沟矿渣堆危险性评价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矿渣堆 危险性评价 矿渣碎屑流 灾害链效应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重大工程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9-13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94
字数 35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4/j.cnki.jeg.2014.06.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春梅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39 333 11.0 16.0
2 杜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16 322 7.0 16.0
3 郭付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4 5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矿渣堆
危险性评价
矿渣碎屑流
灾害链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