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方法 取64只清洁级SD大鼠制作电烧伤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取24只大鼠不作处理,制备正常大鼠血清.(1)常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含体积分数20%正常大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和烧伤血清组(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含体积分数20%电烧伤大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每组设6个复孔.正常血清组于培养24 h,烧伤血清组于培养3、6、24 h,观察THP-1细胞形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2组均于培养3、6、24 h收集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kt活化状态.(2)另取THP-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2组各自培养方法同前;正常血清+阻断剂组、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在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的培养液中加入渥曼青霉素100 nmol/L,余培养方法同前.每组设6个复孔.取培养3、6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1)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THP-1细胞呈悬浮生长、形态一致.烧伤血清组培养3h,细胞膜完整,细胞形态不规则;培养6h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与细胞质膨胀;培养24 h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和烧伤血清组培养3、6、24 h,THP-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分别为(38.5±1.4)、(75.1±1.5)、(91.5±1.8)、(117.0±1.4)pg/mL,总体比较差异明显(F=1 415.306,P<0.01).烧伤血清组培养3、6、24 h THP-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值分别为29.614、42.852、63.485,P值均小于0.01).烧伤血清组培养3、6、24 h,THP-1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比值分别是正常血清组培养同时相点的2.66、3.69、1.17倍.(2)正常血清组、正常血清+阻断剂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培养3、6h,每100倍视野下黏附EA.hy926细胞的THP-1细胞数量分别为(231 ±45)、(280 ±47)、(703±169)、(335±85)个,(219±49)、(235±21)、(562±123)、(226±29)个,总体比较均差异明显(F值分别为25.630、18.975,P值均小于0.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烧伤血清组黏附EA.hy926细胞的THP-1细胞数在培养3、6h均明显增多(£值分别为6.189、6.601,P值均小于0.01);烧伤血清+阻断剂组黏附EA.hy926细胞的THP-1细胞数在培养3、6h较烧伤血清组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821、6.465,P值均小于0.01). 结论 电烧伤大鼠血清可诱导单核细胞分泌TNF-α,促进单核-内皮细胞黏附.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
推荐文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骨形态发生蛋白-15通路与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发育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骨形态发生蛋白-15
卵泡
卵巢
磷脂酰肌醇-3激酶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PI3K
信号通路
结构
功能
在肿瘤细胞模型中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U0126的效果
膜受体酪氨酸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BEZ235
U0126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
哮喘
信号通路
肌细胞,平滑肌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类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电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类 血清 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黏附作用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6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卫国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60 241 9.0 12.0
2 叶子青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13 32 3.0 5.0
3 赵超莉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12 37 4.0 5.0
4 阮琼芳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14 25 3.0 4.0
5 谢琼慧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7 19 3.0 4.0
6 张卫东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 10 4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电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类
血清
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黏附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