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创面组织中微小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取18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4周后取稳定成模的16只糖尿病大鼠,于背部两侧制作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共64个创面.采用配对设计以脊柱两侧对称的创面配对,采用盲法(用红蓝两色标识rhGM-CSF或凝胶基质)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个创面;A组采用红色标签药剂、B组采用蓝色标签药剂.2组大鼠均每日涂抹药膏1次,厚度为3 mm,至伤后14d.伤后3、7、14d,大体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后3、7d创面愈合率.伤后3、7、14d,每组分别采集2、4、8个创面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创面CD3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数据以吸光度值表示).伤后7d每组另采集6个创面组织样本行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明显的微小RNA,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t检验. 结果 (1)伤后3d,2组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伤后7d,2组创面均进一步缩小,创腔基本被肉芽组织填平;A组创面缩小更明显,肉芽组织量多.伤后14d,A组创面基本愈合;B组部分创面仍存在少许创腔及结痂.伤后3、7d,A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1±5)%和(75±4)%,明显高于B组的(31±9)%和(71±4)%(t值分别为10.13、8.06,P值均小于0.001).(2)伤后3d,2组创面表皮细胞、内皮细胞、Fb均排列稀疏,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其中A组创面上述表现优于B组.伤后7d,A组创面表皮细胞、内皮细胞、Fb排列渐致密,炎性细胞浸润稍多于B组.伤后14 d,A组表皮完全覆盖创面,B组部分创面仍有炎性浸润.(3)伤后3、7、14 d,A组创面CD31和PCNA阳性表达(0.275 ±0.018、0.345±0.034、0.305±0.023,0.406±0.063、0.223±0.011、0.045±0.022)均较B组(0.222±0.020、0.229 ±0.018、0.197 ±0.015,0.324 ±0.039、0.162±0.012、0.018 ±0.020)明显(t值为2.281~9.652,P<0.05或P<0.01).(4)微小RNA芯片检测筛选,与B组比较,A组创面组织中上调的微小RNA有18个、下调的有13个.(5)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较一致.(6)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显示31个差异表达明显的微小RNA中有4个参与MAPK信号途径,3个参与Wnt信号途径,1个参与TGF-β信号途径,3个参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途径,2个参与细胞周期途径,5个参与轴突导向信号途径,6个参与黏着斑途径,3个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途径,1个参与细胞外基质受体途径,3个参与黏着连接途径,1个参与细胞黏附分子途径.经揭肓,A组采用红色标签药剂为rhGM-CSF凝胶、B组采用蓝色标签药剂为凝胶基质. 结论 rhGM-CSF凝胶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引起皮肤组织中微小RNA明显差异性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创面愈合在基因转录后水平上的靶点.
推荐文章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喷雾剂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喷雾剂
溃疡
烧伤
烫伤
马铃薯片外敷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引起硬结中的应用
硬结
马铃薯片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皮下注射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剂治疗溃疡药效学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剂
溃疡
药效学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进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移植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微小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 糖尿病,实验性 皮肤 伤口愈合 基因表达谱 微小RNA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5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7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移峰 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1 8 1.0 1.0
2 刘德伍 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1 8 1.0 1.0
3 郭光华 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1 8 1.0 1.0
4 毛远桂 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1 8 1.0 1.0
5 汪显林 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
糖尿病,实验性
皮肤
伤口愈合
基因表达谱
微小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