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折遵循 AO 原则治疗术后感染、骨折愈合不良及骨不连临床常见,切开解剖复位对局部微循环损害是主要原因。骨折愈合前提条件的血液循环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骨折治疗向间接复位、动力化固定方向转变,骨折治疗进入生物学接骨的时代。骨折间接复位在减少骨折局部软组织、骨膜损伤和血运破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骨折间接复位尚未有成熟技术,骨折干轴向对位和旋转控制存在盲目性,术后肢体成角和旋转畸形的临床报道不断。轴向对位可在X线透视下直观评估,而旋转对位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方案,进一步探索客观、精确、便捷的骨折间接复位技术成为现实课题。导航技术的应用可能是问题解决的方向。
推荐文章
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比较
闭合复位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胫骨远端骨折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肱骨干骨折
肘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时间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治疗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学接骨术骨折复位困境与对策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骨折 生物学接骨 复位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2-11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06.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明光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 26 177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
生物学接骨
复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0785
11-9147/R
16开
北京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617室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08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