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科学传播领域,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因为符合民主政治的诉求而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该模型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如何确定公众代表,怎样实现公众真正参与科学进程,如何调和公众参与科学所体现的平等诉求与科学精英对科技知识的天然垄断之间的矛盾等.面对挑战,公共政策研究者在代表选择、观点均衡、议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与科技决策的方案;部分科学传播学者则跳出公众参与科学局限于民主政治层面,将该模型拓展到科学教育与公众参与科研等领域.尽管有种种挑战,但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推荐文章
现代社会条件下防震减灾的公众理解和公众参与问题
地震
公众参与
行动者网络
云计算
物联网
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搞好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建设项目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初探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评价体系
浅谈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来源期刊 自然辩证法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公众参与科学 公众理解科学 缺失模型 科学争议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与社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N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鹤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学传播
公众参与科学
公众理解科学
缺失模型
科学争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辩证法研究
月刊
1000-8934
11-1649/B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6-10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4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1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