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旱脆弱性是干旱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水资源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农业脆弱性和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5个准则层,共32个指标,建立了中国南方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理论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到不同省市的干旱脆弱性指数、分级阈值和区划,以期为南方地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四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54.90%,主要反映农业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23.64%,主要反映水资源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反映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2)以4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建立南方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到中国南方干旱脆弱性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其中水资源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和广东;经济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东;社会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和广东;农业脆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和广东;防旱抗旱能力脆弱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和广东;干旱脆弱性综合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和广东。(3)对干旱脆弱性指数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发现该指数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得到干旱脆弱性分级阈值,将干旱脆弱性指数小于0.3842定义为低风险,大于1.0758定义为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的定义为中等风险,获得干旱脆弱性分级区划图。广东省位于干旱的低脆弱区,四川和重庆位于干旱的中等脆弱区,云南、贵州和广西位于干旱的高脆弱区。
推荐文章
西北干旱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生态脆弱性
夜间灯光数据
空间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西北干旱区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层次分析法
农业干旱脆弱性
指标体系
分区
中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生态脆弱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脆弱性
脆弱度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区划研究
玉米
脆弱性评价模型
熵权法
干旱脆弱性指数(DVI)
辽西北地区
区划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南方干旱脆弱性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干旱 脆弱性 指标权重 中国南方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7-19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6
字数 85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8)
共引文献  (47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669)
二级引证文献  (201)
19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6)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87)
  • 引证文献(27)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9(88)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20(5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成分分析
干旱
脆弱性
指标权重
中国南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