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光周期和遗传因子在稻飞虱翅型分化中的作用,研究了3种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翅型纯系或近纯系在不同光照时数下的翅型分化比率.[方法]以经过5 ~ 45代连续翅型筛选后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长翅型和短翅型纯系或近纯系为材料,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其在长光照(16和20 h)、短光照(4 ~ 12 h)和正常光照(14 h)3类光周期条件下饲养后,雌、雄成虫中长翅和短翅个体出现的比率及存活率.[结果]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长翅型纯系M♂ ×M♀或短翅型纯系B♂ ×B♀在不同光周期下的翅型比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褐飞虱短翅型近纯系B♂ ×B♀的雌虫短翅率和成虫总短翅率在不同光周期下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雄虫短翅率在正常光照14 h和短光照4h下显著高于长光照20 h下的(P<0.05).当褐飞虱短翅型达到纯系后,其后代翅型在6~16h光照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褐飞虱长翅型近纯系M♂ ×M♀的后代虽有短翅个体出现,但是雌虫和雄虫的各自短翅率在不同光周期下无显著差异(P>0.05),仅总体短翅率在12 h光照条件下的显著高于16 h下的(P<0.05).褐飞虱长、短翅型杂交筛选品系M♂ ×B♀的雌虫短翅率随光照时数的延长而升高;灰飞虱杂交筛选品系M♂ ×B♀的短翅雄虫随光照时数的缩短而增多(P<0.05),但当筛选代次达到45代时,这种趋势不再显著.3种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纯系或近纯系若虫的存活率会稍低于长、短翅型杂交后代的存活率,但长、短翅型品系的存活率在6~16 h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稻飞虱翅型分化对光周期的反应受飞虱本身遗传背景的影响,翅型纯系后代个体的翅型分化对光周期变化不敏感.
推荐文章
环境因素对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影响
长颚斗蟋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昆虫翅型分化的表型可塑性机制
翅多型性
非遗传多型性
表型可塑性
适应性进化
小翅稻蝗(Oxya yezoensis Shiraki)翅多型现象浅释
翅多型现象
小翅稻蝗
产卵前期间
光周期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曲脉姬蟋亚热带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
曲脉姬蟋
亚热带种群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飞虱翅型纯系后代个体的翅型分化对光周期变化不敏感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翅型 遗传背景 光周期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6-1314
页数 分类号 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向东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4 1092 19.0 32.0
2 张超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153 9.0 12.0
3 安志芳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6 3.0 3.0
4 彭娟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5 于居龙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翅型
遗传背景
光周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