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扩散法制备了两种掺杂浓度的硅pn结二极管,对它们的室温近红外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掺硅pn结二极管室温电致发光谱中只有带边峰(1.1eV),而重掺硅pn结二极管在较大的注入电流下,除带边峰外还有0.78eV发光峰,该发光峰的强度随注入电流增加呈指数增长.在低温光致发光谱中没有出现与缺陷相关的发光峰,在高分辨截面透射电镜照片中也没有发现位错或位错环等缺陷.0.78eV发光峰可能是由于大量硼扩散进入硅晶格内产生的应力造成带隙变化,注入的载流子在此处进行辐射复合产生的.
推荐文章
发光二极管寿命预测技术
发光二极管
加速寿命试验
失效分析
PN结二极管散粒噪声测试方法研究
散粒噪声
扩散电流
低温装置
PN结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层中的电场分布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
聚对苯乙炔薄膜
电场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扩硼硅pn结二极管室温近红外电致发光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扩硼 硅pn结发光二极管 近红外电致发光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28
页数 分类号 TB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德仁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80 1513 20.0 31.0
2 李东升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6 130 6.0 10.0
3 李斯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 1 1.0 1.0
4 高宇晗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 2 1.0 1.0
5 梁峰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硼
硅pn结发光二极管
近红外电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