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卫城油田浅层区块低温、低压、低含水率、高黏度井采用常规土酸酸化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了碱酸复合解堵技术。该技术借鉴综合了三元复合驱和 CO2驱的优点,采用前置驱油体系和后置酸液体系,前置驱油体系主要组分为瓜胶、交联剂、烷基苯磺酸钠、Na2CO3和 NaHCO3,利用三元复合驱驱油原理,剥离驱替黏附于岩石孔隙表面的原油,避免生成酸渣;后置酸液体系为常规土酸酸液,主要作用是除污扩孔,以及与前置驱油体系反应放出热量、CO2气体降黏、促排。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碱酸复合解堵技术前置驱油体系能为后置酸液体系解除地层污染创造良好条件,酸碱反应生成大量的 CO2气体及放出的热量与酸液有效结合能很好解决低温、低能和低含水井的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问题。
推荐文章
SD土酸解堵酸化体系研究与应用
SD土酸体系
砂岩储层
解堵酸化
研究与应用
复合解堵技术研究及其在侧钻水平井中的应用
完井
油层伤害
解堵
氧化剂
侧钻水平井
非酸解堵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油井酸化
缓速溶蚀
二次沉淀
反应残液
电导率
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
酸化
解堵
碱剂
污水回注
注水井
防止地层损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酸复合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碱酸复合解堵 三元复合驱 CO2 驱 卫城油田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交流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3
字数 3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39/j.odpt.2014.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振顺 6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碱酸复合解堵
三元复合驱
CO2 驱
卫城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