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低渗透储层油气藏中,裂缝作为一类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总结前人裂缝识别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常规测井方法对川西南地区某工区的A井进行探测,通过交会图法确定裂缝骨架参数进而利用测井资料对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参数进行计算,最后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该区的裂缝发育程度进行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在该井的3 423~3 438 m处裂缝发育程度较好,与地质资料相吻合,并为今后川西南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识别天然裂缝方法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
常规测井
垂直缝识别
水平缝识别
川西坳陷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测井评价技术
四川盆地
西
声波全波列测井
成像测井
裂缝(岩石)
评价
裂缝-孔洞型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新方法
测井解释
裂缝-孔洞型储层
自然伽马测井
声波测井
流体识别图版
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及其地质建模研究
测井解释
储层裂缝
协克里金
随机建模
模型优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规测井方法在川西南地区储层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西南地区 常规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参数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2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谈顺佳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8 45 4.0 6.0
2 王瑞雪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6 26 3.0 5.0
3 张晓峰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14 3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西南地区
常规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