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种直接带隙p型半导体材料,Cu2O在很多工业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Cu2O纳米棒因其一维纳米几何而具有更诱人的性能.然而缺少低成本的制备方式限制了Cu2O纳米棒的工业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探索了热蒸发掠射角沉积加后退火处理的制备方法,成功获得了取向一致的多晶Cu2O纳米棒阵列薄膜,为Cu2O及类似材料的纳米棒薄膜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找到了一种低成本的制备技术.
推荐文章
ZnO/Cu2O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ZnO纳米棒阵列
Cu2O
异质结
水热法
纳米级Cu2O的制备与其光催化性能
Cu2O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染料
纳米材料
纳米Cu2O的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特殊液相沉淀
纳米氧化亚铜
光催化
纳米TiO2/Cu2O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研究
Cu2O
TiO2
光催化
活性艳红X-3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一取向Cu2O纳米棒的一种工业制备技术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2O 掠角沉积 热蒸发 后退火 纳米棒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43
页数 分类号 O484.1|O722+.1|TN30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79 2786 26.0 43.0
2 张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68 1793 21.0 28.0
3 吴忠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4 146 8.0 10.0
4 伊福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8 150 6.0 10.0
5 王焕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7 28 3.0 5.0
6 原宏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 1 1.0 1.0
7 苑梦尧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2O
掠角沉积
热蒸发
后退火
纳米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