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电流变性方法对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定量化研究,提出在直流电场中通过乳状液黏性随外加电场的动态响应曲线得到的临界电场值是油包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参数,该值越大乳状液越稳定.通过测量两种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系统研究了原油乳状液临界电场值随温度、离子类型和矿化度等参数的量化规律.研究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温度达到临界值之后,临界电场值呈稳定趋势,此时的稳定性主要受油水界面膜强度的控制;在室温条件下Ca2+乳状液比Na+乳状液的稳定性高出约100%,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二者稳定性的差别变小;水溶液矿化度越低,乳状液越稳定,而当水的矿化度降低到初始矿化度的1/10以下时,乳状液稳定性的增加幅度降低.
推荐文章
焙烤脱模油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探讨
油包水乳状液
稳定性
脱模油
乳化剂
剪切与高温降解聚合物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聚合物
降解
乳状液
界面剪切粘度
zeta电位
Zeta电位和界面膜强度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界面剪切粘度
Zeta电位
聚合物
降解
乳状液
不同植物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物理特性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植物油
水包油型乳状液
物理特性
氧化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电流变法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包水乳状液 电流变性 临界电场值 离子类型 矿化度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33
字数 5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4.06.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胜来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02 836 15.0 23.0
2 王秀宇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7 50 3.0 7.0
3 宋会新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包水乳状液
电流变性
临界电场值
离子类型
矿化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