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TNS)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2例女性OAB患者,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M受体拮抗剂组73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2 mg,每日2次;PTNS组70例,采用PTNS治疗,每周1次;联合治疗组69例,两者联合治疗.第1疗程持续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OAB症状评分(OABSS)、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等的变化情况.PTNS组继续进行第2疗程治疗(每周1次,共12周),其中临床有效患者进行第3疗程治疗(每周1次共24周,随后每2周1次共2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OABSS、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 第1疗程结束时,M受体拮抗剂组、PTNS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OABSS分别为8.7±1.8与6.3±1.6、8.8±1.7与6.5±1.9、8.9±1.9与5.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受体拮抗剂组和PTNS组OABSS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M受体拮抗剂组和PT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各单项量化指标(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平均24 h尿急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S组失访和因故退出共8例,62例进行第2疗程治疗后,OABSS由6.5±1.9下降至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S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有效的患者共43例,总有效率为69.4%(43/62);其中22例继续行第3疗程治疗,治疗24、48周时OABSS分别为6.4±2.1、6.5±2.2,与第1疗程结束时的6.4±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TNS可显著改善女性OAB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与托特罗定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单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对PTNS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长期疗效.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 M受体拮抗剂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5-6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4.09.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膀胱过度活动症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
M受体拮抗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0-6702
11-2330/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七号
2-5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