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清瘟败毒颗粒剂制备过程中黄连、黄芩提取工艺的优选,辅料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制剂成型及初步稳定性的考察,确定了清瘟败毒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黄连加10倍、8倍、8倍水,煎煮3次,分别煎煮1.5 h 、1.5 h 和1 h ;黄芩加8倍、8倍、8倍量水,煎煮3次,均为1 h ;其余12味,加水温浸1 h ,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水,煎煮2 h ,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 ,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合并所有稠膏和黄芩苷粉,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确定产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清瘟败毒颗粒在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包装下,其长期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显示产品稳定性良好。
推荐文章
清瘟败毒颗粒对鸡免疫的影响
清瘟败毒颗粒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器官指数
抗体水平
清瘟败毒饮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观察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清瘟败毒饮
病毒性出血热
清瘟败毒颗粒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清瘟败毒颗粒
急性毒性试验
最大耐受量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湿热蒸盛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影响
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
清瘟败毒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湿热蒸盛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家畜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清瘟败毒颗粒 稳定性 制备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11.6
字数 5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瘟败毒颗粒
稳定性
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畜生态学报
月刊
1673-1182
61-1433/S
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