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金银花的根、茎、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开展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并依次借助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内生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最终从金银花的叶中获得一株具有产绿原酸能力的细菌B3.菌株B3的绿原酸产量为5.653 mg/L.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内生菌株为Bacillusam yloliquefaciens,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对B3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3对几种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胞外分泌物.
推荐文章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红金银花
绿原酸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人工种植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和提取工艺研究
人工种植
金银花
绿原酸
含量
提取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法研究
金银花
绿原酸
正交设计
紫外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银花中产绿原酸的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金银花 内生细菌 绿原酸 抑菌性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3-60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3
字数 33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14.03.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杰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23 2082 23.0 34.0
2 杨志荣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178 2296 26.0 37.0
3 王川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1 202 9.0 13.0
7 刘洋露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银花
内生细菌
绿原酸
抑菌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