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硬玉岩大多产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是洋壳俯冲带低温高压条件下流体与超基性岩相互作用的产物.缅甸硬玉岩产于新特提斯洋俯冲带中,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硬玉矿床.本文对一块缅甸紫色硬玉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微量元素和U-Pb定年研究.所研究的锆石晶形不规则,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结晶改造.锆石U-Pb年龄与Ti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反映了受重结晶改造越强,Ti含量越低.受重结晶改造较弱的锆石区域具有弱的岩浆分带特征,较高的Th/U比值(0.11 ~0.29)和REE含量(∑REE=607×10-6~ 2494×10-6),Ti含量在1.58×10-6 ~8.60×10-6之间,对应的锆石Ti温度为598~732℃,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8±4Ma(MSWD =3.5,N=6),代表了硬玉岩中岩浆锆石结晶年龄的最小估计值;重结晶改造较强的锆石区域呈现出杂乱的补丁状分带,根据锆石Th/U比值、REE含量和Ti含量分为完全重结晶锆石和不完全重结晶锆石.完全重结晶锆石区域具有相对低的Th/U比值(集中在0.11 ~0.17),REE含量较低(∑REE=143×10-6 ~362×10-6)并具有非常低的Ti含量(0.19×10-6~0.68×10-6),对应的锆石Ti温度为473~543℃,与硬玉岩形成的温度条件相符,给出的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9±2Ma(MSWD=0.88,N=5),代表了硬玉岩有关的流体活动的年龄.而不完全重结晶锆石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两者之间,Th/U比值在0.14 ~0.43,Ti含量多数在0.25~7.17之间,其年龄范围在91 ~ 142Ma之间,不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结合已有的缅甸硬玉岩的年代学数据,我们认为在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的流体交代作用,在147 ~79Ma期间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硬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