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利用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PYBT)与铜的荧光反应测定铜的研究未见报道.合成了BTPYBT,依据其与铜(Ⅱ)的荧光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铜(Ⅱ)的新的荧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在pH值9.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铜(Ⅱ)形成2∶1稳定的配合物,体系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9 nm和401 nm;铜含量在0~80.0 μg/L内与荧光响应值△F(配合物溶液和空白试剂荧光强度之差)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 =-0.177+1.19ρ,相关系数r=0.998 6,检出限为0.2μg/L,本方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与原子吸收光度法(AAS)结果相符,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8.8%~ 103.0%.
推荐文章
三氯异氰尿酸氯代合成3-溴-4-氯-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
氯虫苯甲酰胺
氯代反应
三氯异氰尿酸
双酰胺杀虫剂
(1S,6R)-1-羟基-6-(1,3-苯并二硫-2-氧)-3,5-环维生素D2的合成
中间体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
BDT基团
共轭三烯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荧光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铜(Ⅱ)
来源期刊 材料保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铜(Ⅱ)测定 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 电镀废水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6
页数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道成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34 887 15.0 20.0
5 卢艳萍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光度法
铜(Ⅱ)测定
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
电镀废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保护
月刊
1001-1560
42-1215/TB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宝丰二路126号
38-30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4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8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