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PM2.5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气候和环境问题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PM2.5即大气污染细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来源,通过选取具有明显城乡过渡趋势的环保局、太慈桥、小河、花溪、马鞍山、金阳和桐木岭监测点,采集2013年12月20日到2014年2月27日的PM2.5日均质量浓度数据,以及2014年1月20日到2月18日的时均质量浓度数据,分析研究 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PM2.5数据覆盖了优良中差多种污染类型,在数据平均抽样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探索性地利用遥感、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贵阳市 PM2.5质量浓度的城乡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因素、土地利用信息和城市区域之间的关系。1973、1990年的贵阳城区信息分别提取自1973年12月30日的LANDSAT MSS影像(辅以1:50000地形图)、1990年10月16日的LANDSAT 5影像,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2010年贵阳建成区信息提取自2010年9月21日的LANDSAT 5。以监测点为原点生成监测点500 m缓冲区,以资源1号02C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PM2.5质量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利用GIS量取监测点与1973年贵阳市主城区边缘的最短距离,分析其与监测点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PM2.5日均质量浓度值呈现由农村向城市递增的趋势,并随着监测时间的推移形成明显的递减趋势,7个监测点日均数据均值是77μg·m-3,农村监测点桐木岭的监测值是56μg·m-3,马鞍山74μg·m-3,和金阳73μg·m-3,花溪81μg·m-3,小河86μg·m-3,太慈桥86μg·m-3,环保局85μg·m-3。质量浓度>100μg·m-3的总时数,桐木岭为13 h,金阳81 h,环保局、马鞍山106 h,花溪118 h,小河154 h,太慈桥157 h。②PM2.5日均质量浓度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除夕以后PM2.5浓度显著下降,平均浓度相差47μg·m-3。PM2.5时均浓度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下,还表现出明显的24小时周期性变化,并有明显的城乡差异。③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因素间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PM2.5质量浓度与主城区距离的相关系数高达-0.89,与建筑用地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69。
推荐文章
基于GIS的中国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空间分布
PM2.5
空间内插
影响因素
GIS
综合GIS的贵阳冬季PM2.5污染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冬季
PM2.5浓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贵阳市
北京城市森林PM2.5质量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内(北京西山公园)
林外(北京海淀植物园)
PM2.5质量浓度特征
影响因素
公园绿地及周边环境PM2.5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公园
滞留
细颗粒物
PM2.5
环境要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GIS的贵阳PM2.5质量浓度城乡过渡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贵阳 PM2.5质量浓度 城乡 影响因素 GIS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8-13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X16
字数 62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松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36 275 11.0 15.0
5 李恋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3 20 3.0 3.0
6 邵技新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10 42 5.0 6.0
7 邓宝昆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4 30 3.0 4.0
8 徐红勤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0)
共引文献  (53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贵阳
PM2.5质量浓度
城乡
影响因素
GI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