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骨髓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常规、血清铁(Fe)、铁蛋白(SF)、叶酸(FA)、VB12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三系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低于正常值的分别占46.2%、38.5%、23.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占92.3%;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Fe、SF、VB12分别为30.9 ±0.4 μmol/L、386.4±6.9 μg/L、538.6±15.6 pmol/L及26.4±0.8 μmol/L、348.8±6.2 μg/L、507.5 ±21.4 p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害,三系血细胞出现病态造血.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骨髓病态造血可以反映肝硬化病情的轻重和肝脏损害程度,病态造血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炎肝硬化骨髓超微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骨髓超微结构 临床意义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3.21|R512.6
字数 1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景晔 16 65 6.0 7.0
2 徐和福 13 49 5.0 6.0
3 陈银海 10 30 4.0 4.0
4 周英杰 9 41 4.0 6.0
5 陆光生 16 67 6.0 7.0
6 李巍 7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肝硬化
骨髓超微结构
临床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