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表达是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在自我指称时会使用多种形式,通常会是“我”“我们”“咱们”等第一人称代词.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由于种种原因,说话人往往也会选择其他词语或词组来指称自己.结合现实生活中话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从视角选取的角度出发,整理自我指称系统,充分发掘自我指称的投射形式在说话人的人物形象和表达意图上的价值,以及语用移情和离情对自我指称视点选择的影响.
推荐文章
《变色龙》的创作风格和人物语言特色简析
《变色龙》
创作风格
人物语言
特色
智能神经网络程序设计语言中规则的指称语义
神经网络
规则
指称语义
程序设计语言
基于视频场景深度学习的人物语义识别模型
视频挖掘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人物语义
支持向量机
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及其处理
英汉语言
词汇空缺
指称意义
语用意义
文化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我指称在人物语言中的投射和移情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琳琪 吉林大学文学院 12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