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抗凝、溶栓治疗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通过早期抗凝治疗0.9%氯化钠250 mL加入尿激酶10万单位静点,每天2次,共1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每天2次,共2周。待患者症状消失后改为口服华法林2.5 mg,3~6个月,每天1次。结果1例患者因严重肝功能失代偿既不能行手术治疗又无抗凝治疗适应证,最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7例患者因及时行肝素抗凝及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改善,病情恢复。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以腹痛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的体征表现,容易出现误诊误治。通过早期的抗凝,溶栓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CT联合MRI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肠系膜静脉血栓性小肠坏死
肠系膜
静脉血栓
小肠坏死
CT
MRI
诊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41例治疗体会
原发性腹膜炎
腹腔穿刺
手术
肝硬化
治疗
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肝硬化
低钠血症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进展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处方药 学科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抗凝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1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宁 5 5 1.0 2.0
2 张学峰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失代偿期肝硬化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抗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处方药
月刊
1671-945X
44-1549/T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46-260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