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静脉注射氯胺酮家兔死后血液流动对体内药物浓度再分布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组(各24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入40mg/kg氯胺酮,1.5h后处死,其中一组立即结扎主动脉,另一组不结扎;家兔尸体仰卧位室温下保存,分别于死后0、3、6、12、24、48、72和96h解剖并采取组织和体液样本;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样方法解剖取相同样本.所有样本采用GC/MS和GC-NPD法检测样品中氯胺酮含量.结果 两个实验组家兔尸体放置96h内氯胺酮含量,除尿液各时间点与0h以及相邻时间点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两组家兔其余各类样本与0h以及相邻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尿液外,各类样本两个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扎组和不结扎组心血与外周血中氯胺酮含量比值分别为0.90~1.03和0.90~1.02.结论 静脉注射氯胺酮家兔死后的血液流动不是体内氯胺酮发生再分布的主要机制.
推荐文章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
法医毒理学
普罗帕酮
死后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
异烟肼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
异烟肼
死后分布
衍生化
薄层色谱扫描
高效液相色谱
氯胺酮在大鼠体内死后的分布研究
法医毒物分析
氯胺酮
死后分布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死后再分布
慢性吗啡中毒
死后再分布
大鼠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死后血液流动对氯胺酮在家兔尸体内再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氯胺酮 死后再分布 死后血液循环 机制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DF795.1
字数 3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8/j.issn.1001-5728.2014.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瑾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75 341 10.0 12.0
2 尉志文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51 152 7.0 9.0
3 贾娟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28 139 7.0 10.0
4 曹洁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30 85 5.0 7.0
5 杜艳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26 101 6.0 7.0
6 高渊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3 6 2.0 2.0
7 钱玮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3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毒理学
氯胺酮
死后再分布
死后血液循环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