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估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变性和裂孔区光凝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若屈光间质透明可行眼底检查及治疗,则纳入本研究,对高危眼变性区或裂孔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每6~12个月随访1次,每次详细记录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40例(63只眼)进行了预防性光凝,所有患眼均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其中完全性后脱离28例(39只眼)。31例(46只眼)进行了随访,其中27例(42只眼)痊愈,4例(4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最佳矫正视力( BCVA )<0.05者7只眼,0.05≤BCVA<0.3者13只眼,0.3≤BCVA<0.6者20只眼,0.6≤BCVA<0.8者4只眼,BCVA>0.8者2只眼。4例(4只眼)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进展和新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光凝区病变进展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展是预防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高度近视眼预防性光凝术预防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高度近视眼
激光眼底光凝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预防性光凝的临床观察
视网膜变性
激光光凝术
高度近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预防性光凝治疗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高危眼 激光光凝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4.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青松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8 24 4.0 4.0
2 李家璋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13 71 6.0 8.0
3 李红艳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9 39 4.0 6.0
4 李拓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15 79 6.0 8.0
5 宋秀胜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10 59 5.0 7.0
6 但汉东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脱离
高危眼
激光光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