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甘肃省兰州市孙家岔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2011年7-10月农坡地、旱梯田不同采样点实测数据,采用 SPSS软件和 Excel 进行拟合分析,重点分析土壤入渗模型、渗水率、地表土壤渗水量,得到了农坡地、旱梯田的入渗模型表达式、地表土壤渗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农坡地、旱梯田的土壤渗水率都逐渐降低,但快速下降时间有所不同,农坡地为入渗的前15 min,旱梯田为20 min。农坡地、旱梯田地表土壤达到相对稳定入渗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20、40 min,相对稳定入渗率分别为0.90、0.40 mm/ min;农坡地阳坡的土壤渗透性能要好于农坡地半阴半阳坡,而阴坡最差。
推荐文章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的陇中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监测研究
电阻率成像
土壤含水量
降水入渗
非饱和土壤
时域反射
陇中半干旱区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
土壤呼吸
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干旱半干旱区
研究展望
半干旱区沙地蒿类植被建成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半干旱区
沙地土壤
蒿类植被
植被恢复
土壤发育
细菌群落
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集雨限灌效应研究
集雨限灌
旱作马铃薯
产量效应
水分效应
薯块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陇中半干旱区不同地类静水条件土壤入渗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地类型 静水条件 土壤入渗 陇中地区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S157.1
字数 2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4.07.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民 72 474 12.0 17.0
2 景凌云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41 3.0 5.0
6 费喜亮 10 40 3.0 6.0
7 吴玉锋 17 39 4.0 5.0
8 刘彩霞 5 4 1.0 1.0
9 李嘉楠 5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干旱区
土地类型
静水条件
土壤入渗
陇中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