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 Ahmed 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br>  方法:对22例2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进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 mo。<br>  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1 wk内22眼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消退, 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随访22眼中仅有3眼联合使用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21 mmHg之内,1眼因眼压失控而行睫状体光凝术(810激光),其余18眼均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5.59±3.2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5.36±8.13 mmHg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视力提高者9眼(41%),保持术前视力者13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及 Ahmed 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br>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视功能。
推荐文章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引流阀
玻璃体腔注射
avastin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PDR
Ranib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治疗NVG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 引流阀 玻璃体腔注射 贝伐珠单抗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誗临床研究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7-14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4.08.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毅 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38 111 7.0 8.0
2 王瑞夫 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29 80 5.0 6.0
3 董晓云 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17 46 4.0 5.0
4 吉秀祥 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14 36 4.0 5.0
5 吕炳健 解放军第474医院眼科全军眼科中心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 引流阀
玻璃体腔注射
贝伐珠单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