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山水田园诗名作《山居秋暝》进行认知分析,得出诗人在勾勒山水田园美景时通过多个图形背景,层层组合,逐步推进,最终将画面的焦点集中到浣女和渔舟两个物象上,而后由具体的景物描写升华到抽象的情感表达,借助“王孙”这一图形,表明自己对山村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怡然自得的满足之感.
推荐文章
半生辗转归田园心静气闲乐山水--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王维
孟浩然
田园诗
题材
风格
语言特点
艺术手法
储光羲田园诗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吸收和创新
储光羲
田园诗
陶渊明
吸收
创新
王维山水田园诗蕴含的生态审美思想探究
王维
诗歌作品
山水田园诗
生态审美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
田园诗
艺术魅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山水田园诗认知诗学解读——以《山居秋暝》为例
来源期刊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图形背景 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 认知诗学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H03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亚辉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图形背景
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
认知诗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月刊
1007-7111
50-1011/D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人民路252号-151
78-288
出版文献量(篇)
287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