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右旋雷贝拉唑钠小鼠灌胃给药微核试验的研究,预测其遗传毒性,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方法健康雄性 BALB/ c 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溶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右旋雷贝拉唑钠125、250、500 mg·kg -1,溶媒对照组灌胃给予灭菌蒸馏水,给药体积40 mL·kg -1;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予环磷酰胺50 mg·kg -1,给药体积为20 mL·kg -1。于给药后24 h 和48 h 将动物颈椎脱臼处死,取胸骨骨髓常规制片、姬姆萨染色。显微镜双盲法阅片,每只小鼠观察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计数出现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微核率,并计算嗜多染红细胞与总红细胞比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灌胃给药24 h后,低、中、高剂量组的骨髓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92‰、1.58‰、1.83‰,与溶媒对照组(1.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与阳性对照组之间(23.9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在灌胃给药48 h 后,低、中、高剂量组的骨髓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75‰、1.58‰、1.50‰,与溶媒对照组(1.8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与阳性对照组(21.83‰)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右旋雷贝拉唑钠小鼠灌胃给药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推荐文章
双硒唑烷-1的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
有机硒化合物
抗肿瘤药
顺铂
雷贝拉唑钠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评价
雷贝拉唑钠
离子交换树脂
药物树脂复合物
稳定性
稳定的新型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
雷贝拉唑钠
载药丸芯
肠溶微丸
两次释放
浙江沿岸海域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水平
石油烃
海洋动物
浙江沿岸海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旋雷贝拉唑钠对动物体内染色体损伤的影响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药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右旋雷贝拉唑钠 小鼠 染色体损伤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85,4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1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艇 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 11 321 5.0 11.0
2 齐霞 3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旋雷贝拉唑钠
小鼠
染色体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研究
月刊
2095-5375
37-1493/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G座1909室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29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