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野生大麦磷高效利用基因型IS-22-30、IS-22-25和低效基因型IS-07-07为材料,研究不施磷(CK)、无机磷(KH2PO4,Pi)、有机磷(phytate,Po)及二者混合(KH2PO4 +phytate,Pi+Po)的方式施磷30 mg·kg-1时,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对磷素吸收利用能力及土壤磷组分特征.结果表明:Pi处理野生大麦干物质量和磷素积累量最大,Pi+Po处理其次,Po处理最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磷高效基因型物质生产和磷素吸收能力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土壤有效磷在不同磷源处理间差异显著,Pi处理时含量最高,Pi+Po处理次之,且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根际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根际有效磷呈现亏缺现象,在Pi和Pi+ Po处理时亏缺程度较大.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为Ca10-P>O-P>Fe-P>Al-P>Ca2-P>Cas-P,且其含量随着Pi的增加而增加.各磷源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根际土壤Ca2-P、Ca8-P出现亏缺;Pi处理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根际土壤Al-P、Fe-P出现富集.土壤中有机磷各组分含量为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野生大麦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呈现富集,其富集量在Pi处理时最大;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呈现亏缺.各磷源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i缺乏时,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活化吸收Ca2-P、Ca8-P、Al-P和活性有机磷的能力较强.
推荐文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差异
水稻
转基因
速效磷
磷素形态
碱性磷酸酶
磷高效利用野生大麦基因型筛选及其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野生大麦
磷素利用效率
根际土壤
无机磷组分
磷高效野生大麦拔节期对植酸态有机磷的利用
野生大麦
磷高效
植酸态有机磷
磷素吸收
磷素积累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磷源对磷高效利用野生大麦根际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野生大麦 磷高效 磷源 磷组分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7-3214
页数 分类号 S15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锡洲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0 3906 36.0 53.0
2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56 5979 41.0 63.0
3 陈光登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8 208 10.0 14.0
4 蔡秋燕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4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7)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0)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大麦
磷高效
磷源
磷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