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光伏电池的反向特性,建立了双二极管等效电路应用于光伏电池反向电路模型中,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模型,并应用DIgSILENT软件及其特有的DSL语言成功实现了建模和算法的仿真.先分析了光照强度、光伏电池反向模型等效电路中的串联电阻Ra及并联电阻Rsh、光伏电池反向曲线拟合常数a和n、光伏电池反向击穿电压对光伏电池反向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高电压会使电池更易被击穿.在众多参数中,光伏电池反向特性对串联电阻Rs和曲线拟合常数a的变化最为敏感.最后,提出了一种对反向故障危险度判定的判据.研究结果可用于光伏热斑效应改善的研究和部分阴影下的光伏电池建模.
推荐文章
光伏阵列双二极管简化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光伏阵列
双二极管模型
最大功率点匹配
迭代法
光伏电池组件隐式、显式单二极管模型准确性对比研究
光伏电池组件
单二极管模型
参数提取
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
光伏电池反向模型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
光伏组件
灵敏度
反向特性
热斑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旁路二极管和阻塞二极管的影响和作用
旁路二极管
阻塞二极管
输出特性
功率失配损失
solarcel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IgSILENT的光伏电池双二极管反向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伏电池 Bishop模型 双二极管等效电路 DIgSILENT 反向电流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703,7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4
字数 32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敏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101 756 15.0 24.0
2 孙纯军 18 462 9.0 18.0
3 袁越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161 4623 35.0 63.0
4 钱康 17 286 6.0 16.0
5 蔡冬阳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伏电池
Bishop模型
双二极管等效电路
DIgSILENT
反向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