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种子植物-动物的互惠关系中,植物果实成熟后需要吸引种子传播者取食果实,传播其种子至适宜萌发的生境,同时又要防御种子捕食者过度消耗种子.果实内的次生物质(如:配糖生物碱、大黄素、辣椒素)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依赖脊椎动物传播的肉质果中往往含有与植物茎、叶内相同的次生物质,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未成熟果实内富含次生物质(如:单宁、大黄素),主要保护未成熟种子不被潜在的捕食者和食果动物取食,这些次生物质的含量通常随果实成熟而降低;其它次生物质(如: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多,可能起到吸引食果动物的作用.在对脊椎动物捕食的抵御中,果实内不同类型的次生物质促使成熟果实对所有脊椎动物都有毒性(专毒性)或者仅对种子捕食者有毒性(泛毒性).肉质果内的次生物质对植物-食果动物相互关系的调控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动物取食频次和数量、抑制和促进种子萌发、改变种子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吸引传播者等生态作用而实现.某种次生物质往往集多种生态作用于一身.目前对肉质果内次生物质与脊椎动物相互关系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次生物质与果实生理生化、形态学等特征对食果者的综合调控机理;次生物质在种子传播后的调控作用对植物种群或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从动植物协同进化角度探讨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防御和吸引策略与脊椎动物对果实的选择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等.开展脊椎动物传播肉质果实中次生物质的研究,对完善种子传播机制、植物繁殖和更新格局,丰富动植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溪流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大型无脊椎动物
功能群
潜流层
溪流生境
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河岸
无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维持机制
生态交错带
脊椎动物足迹、游泳迹生态类型及在恢复古环境中的作用
足迹
游泳迹
生态类型
古环境
脊椎动物
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海洋酸化
海洋无脊椎动物
生殖
早期发育
生物钙化
代谢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椎动物传播植物肉质果中的次生物质及其生态作用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次生物质 肉质果实 食果动物 协同进化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0-249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2121518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长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77 594 14.0 21.0
2 潘扬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6 35 4.0 5.0
3 罗芳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7)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5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次生物质
肉质果实
食果动物
协同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