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 IA患者182例,分别采用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ABCD3-I危险分层分为低危40例,中危74例,高危68例,并观察T IA后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BCD2、ABCD3与ABCD3-I评分法预测T IA后7 d内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713、0.831。T IA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27例(14.8%)。ABCD3-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0、6.8%、32.4%,中危和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患者,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BCD3-I评分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 r=0.486,P<0.01)。除年龄因素外,ABCD3-I评分法中各个评分项目对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 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推荐文章
ABCD3-I评分系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卒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ABCD3-I评分
卒中
预后
ABCD3 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近期脑梗死风险的评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3 I评分
ABCD2评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ABCD3-I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卒中风险的临床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
危险因素
ABCD3-I
ABCD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应用改良的ABCD2I评分对早期卒中风险预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改良的ABCD2I评分
责任动脉
脑卒中风险
预测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BCD3-I 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脑梗死 ROC曲线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3-8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14.08.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37)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脑梗死
ROC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9-0126
11-4468/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08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