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在线性非平衡区域,对熵产率方程进行了相位拓展,建立了流动换热熵流变化与体系总熵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熵产越小时熵流越大,则换热强度越大.当传热与传质均为自发过程,质量流与热流之间同相位时,两者的相位差越小,流动换热的强度越大,它反映了两个正熵产率过程间能量传递的场协同机制;当传热与传质分别为非自发及自发过程,质量流与热流之间反相位时,两者的相位差越大,流动换热的强度越大,它反映了正熵产率过程与负熵产率过程间能量转换的热力学耦合机制.质量流与热流之间由同相位到反相位,分别对应着场协同时的能量传递机制及热力学耦合时的能量转换机制,共同反映了体系流动换热时能量传递转换的最小熵产原理.
推荐文章
基于Qt的状态转换机制的研究
Qt
QState
状态机
状态转换机制
编程过程简化
TCTS:基于FPGA的ETPM命令转换机制
嵌入式系统
FPGA
ETPM
命令转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动换热强化的能量传递转换机制及其最小熵产原理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全相位熵产率方程 场协同 热力学耦合 对流换热 最小熵产原理
年,卷(期) 2014,(z1)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4.z1.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树荣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02 1522 19.0 27.0
2 卢小平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9 67 5.0 8.0
3 余建平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0 123 6.0 10.0
4 郭丹丹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5 39 4.0 5.0
5 何爱玲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9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相位熵产率方程
场协同
热力学耦合
对流换热
最小熵产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