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促睡眠调节中枢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与促觉醒调节中枢结节乳头体核(TMN)之间是否具有双向调节的直接通路。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CSF 组)与实验组( TMN + ACSF&VLPO + DiO 组, TMN+DiO&VLPO+ACSF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核团内微量注射、冰冻切片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大鼠VLPO和TMN分别注射细胞膜荧光探针Fast DiO后的TMN和VLPO的荧光信号。结果 TMN+ACSF&VLPO+DiO组大鼠注射Fast DiO术后72 h, TMN 脑区神经细胞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TMN+DiO&VLPO+ACSF组大鼠注射Fast DiO术后72 h, VLPO脑区神经细胞也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结论 VLPO与TMN间有双向直接神经纤维投射。
推荐文章
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对结节乳头体核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
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
结节乳头体核
c-Fos
免疫组织化学
灵长类主要运动区和背侧运动前区的丘脑联系
主要运动区
背侧运动区
丘脑
灵长类
下丘脑视前区性二态核神经元的投射
视前区性二态核
性差异
逆行示踪研究
Fluoro-Rub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结节乳头体核的直接神经纤维投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外侧视前区 结节乳头体核 大鼠 突触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6-13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8.63
字数 2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瑾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33 255 10.0 14.0
2 丁丁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10 56 2.0 7.0
4 解敏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15 49 4.0 6.0
7 吴芳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 8 2.0 2.0
8 许奇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7 19 2.0 4.0
9 丁睿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外侧视前区
结节乳头体核
大鼠
突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