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电池的性能。由于锂离子电池理论比容量有限,难以满足目前对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而硫电极理论比容量可高达1675 mAh/g,以硫与金属锂构建的锂/硫二次电池体系的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 Wh/kg,远大于现阶段所使用的商业化二次电池。采用微波法成功制备了硫/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通过控制微波时间可实现对硫含量的控制。对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确实存在硫,且在同一比例时,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硫含量逐渐减少。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0.5 min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650 mAh/g。
推荐文章
膨胀石墨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膨胀石墨
含硫量
锂硫电池
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石墨烯/纳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
石墨烯
纳米硫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微波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还原氧化石墨烯
微波法
纳米硫
复合材料
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硫基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多孔介质
电化学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微波时间的硫/膨胀石墨阴极材料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新技术新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波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热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5,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52
字数 1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福良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40 196 8.0 11.0
2 赵薪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3 2.0 3.0
3 杨志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技术新工艺
月刊
1003-5311
11-1765/T
大16开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2-39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0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