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检察三分院辖区共批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36件62人,其中涉及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类的犯罪案件19件27人,涉及假药生产销售的犯罪案件17件347人。经分析发现,当前此类犯罪集中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售假行为包装“正规、权威”外壳,更具欺骗性。近年来,随着国家打击制假售假以及相关案例宣传、曝光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有所提升。不法分子为了顺利销售假药,在销售方式上大做文章:有的打着“专家、教授、名医”的幌子,以义诊活动、免费看病的形式,获取群众信任,趁机销售假药。
推荐文章
浅析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予以重视的几个突出问题
国有企业
文化建设
重视
突出问题
假冒伪劣商品治理的博弈分析
假冒伪劣商品
博弈论
生产者
监管者
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分析
伪劣商品
打击力度
概率
成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呈现三大新特点应予以重视
来源期刊 法律与监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犯罪案件 假冒伪劣产品 生产销售 人民群众 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 售假行为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3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犯罪案件
假冒伪劣产品
生产销售
人民群众
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
售假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与监督
月刊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金龙路270号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